2月27日,四川丹棱四方瓷業全新建造的大板/巖板生產線點火;
2月10日,四川珠峰瓷業大板巖板生產線成功點火;
1月21日,簡優陶瓷第二條巖板生產線點火;
1月15日,眉山星通大板生產線投產;
2020年12月4日,米蘭諾集團日產3萬㎡中板線投產;盛世東方最大規格可生產1200×3000mm、厚度3~9mm的第二條巖板線投產;
2020年12月2日,建翔大板生產線點火
…… 

▲2月27日,由力泰品牌承建的四方瓷業大板/巖板生產線點火。 近日,《陶瓷信息》從四川產區及上游機械裝備材料商處了解到,2020年至今,四川陶瓷興起了一輪上線熱潮,改建、新建生產線超過30條,且新生產線生產能力、創新水平、產品品質等均較以往有了較大提升。
一年內新建超30條生產線
除上述已點火投產的新建生產線外,2021年以來,四川產區仍有多條生產線正在規劃建設中,將在今年內建成投產。 包括去年12月7日由力泰品牌承建的眉山凱豐大/巖板生產線動工建設,即將在3月底建成;由興泰和投資建設的巖博仕陶瓷巖板項目已于去年12月開工建設,規劃建設2條巖板線;廣樂建陶、盛世東方、索菲亞等企業也有新建生產線規劃…… 
▲吳場高陶園區,正在建設中的巖博仕陶瓷巖板項目。 由于四川夾江領軍陶瓷企業擴張步伐仍未停止,作為退城入園規劃的吳場高端陶瓷工業園,目前用地緊張。 據悉,四川地區大規模改建、新建生產線的趨勢是2020年開始的,這與四川“煤改氣”后生產成本有所推高,原有單純的大產能、低成本生產線的低價競爭模式已無法適應市場環境,所以保留下來的優質企業只能通過設備升級與工藝創新來尋求新的突破。 《陶瓷信息》統計發現,2020年以來,四川產區完全新建、改建生產線的生產線超過30條。“僅力泰品牌2020年就在四川承建了簡優、米蘭諾、盛世東方、四方、眉山凱豐等多個項目;還有一些是生產線技改項目,主要把以往生產800×800mm拋釉磚的寬體窯技改成750×1500mm大板生產線,這種項目不需要大改,主要是把以往4000~5000噸壓機升級成8000噸左右的,再配合生產線整體優化即可。” 力泰品牌銷售負責人介紹,除了全新改建、新建的生產線外,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技改也是四川產區陶瓷企業轉型的趨勢之一,而且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四川今年新建生產線的情況可能會減少,因為2020年新建生產線的產能在今年需要一個市場消化的過程,相對而言普通拋釉磚技改成大磚、大板的情況或許會比較多。” 《陶瓷信息》梳理發現,過去一年時間內由于新線擴張,峨眉山金陶、米蘭諾集團、索菲亞陶瓷、廣樂建陶等一批企業龍頭效應更加凸顯。 
大板、巖板、薄板、中板……
四川產品創新步伐緊跟廣東
“近年來,四川產區的變化很突出,新上的生產線基本都是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包括大噸位壓機、高效節能窯爐等,從瓷磚產品轉型升級的角度看,四川產區發展態勢在國內完全處于領先地位,完全跟得上廣東的步伐。” 不少設備商表示,夾江陶瓷的變化,不僅在于設備的升級換代,產品品質與創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理念都在持續提升。 據了解,除了常規大產能的拋釉磚外,四川地區全新興建、改建,包括技改的主要產品為大板(750×1500mm及以上規格)、薄板、巖板、中板。 《陶瓷信息》統計發現,目前四川產區具有750×1500mm及以上規格大板生產能力的廠家有峨眉山金陶、簡優、盛世東方、米蘭諾、廣樂、聯億、建輝、建翔、新樂雅、星通、四方、建中、珠峰、威遠利弘等,生產線超過25條。而中板,則大規模取代瓷片,生產線已超過15條。 
▲廣樂建陶750×1500mm大板。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西部地區750×1500mm開始流行起來,到現在包括900×1800mm都已經成為了常規產品。”力泰品牌銷售負責人介紹到,這無形中也加大了廣大大板進入川內市場的壓力。 據了解,當前四川地區的大板/巖板產品仍以傳統瓷磚渠道為主,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成都作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家居生產基地,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有待挖掘,四川巖板的市場前景無可限量。 目前,峨眉山金陶、盛世東方、簡優等少數具備1200×3600mm、1200×2700mm、1600×3200mm等大規格、厚度3~6mm巖板生產能力的企業,已逐步將渠道拓展至泛家居行業等更多領域。 
“我們現在巖板生產線多,規格、厚度比較齊全,傳統的瓷磚渠道只占10~20%,其他全國的臺面、柜面等家居渠道占了很大一部分,現在可以做到3mm以下的超薄巖板,已經成功運用到房屋吊頂,而且客戶反映效果還不錯。”作為西部地區最早一批生產巖板的企業,峨眉山金陶副總裁李金根介紹,公司目前已將巖板運用拓展到多個領域。 (文章轉載自陶瓷信息) |